顶部
您好:欢迎来到桔洲堂医药! |注册
温馨提示:部分商品包装更换频繁,如货品与图片不一致,请以收到的商品实物为准

格列美脲片

会 员 价:
请先登录
库存数量:
无库存
商品规格:
2mg*10片
批准文号:
国药准字H20030800
件 装 量:
400
中 包 装:
1
生产企业:
重庆康刻尔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国 家 码:
是否集采:
购买数量:
- +

本类热销商品

  • 维生素C片
    维生素C片
    成交量:84850
    会员价:请先登录
  • 医用外科口罩(独立包装)
    医用外科口罩(独立包装)
    成交量:53217
    会员价:请先登录
  • 医用外科口罩
    医用外科口罩
    成交量:50750
    会员价:请先登录
  • 感冒清片
    感冒清片
    成交量:46599
    会员价:请先登录
  • 葡萄糖酸钙锌口服溶液
    葡萄糖酸钙锌口服溶液
    成交量:42310
    会员价:请先登录
  • 商品编号:SPH00047340
  • 商品规格:2mg*10片
  •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30800
  • 生产企业:重庆康刻尔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药品名称】

通用名称: 格列美脲片

英文名称: Glimepiride Tablets

商品名称: 力贻苹

【成份】

本品主要成份为格列美脲。

【适应症】

2 型糖尿病

【用法用量】

遵医嘱用药。

对于糖尿病患者,格列美脲或任何其他降糖药物都无固定剂量,必须定期测量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以确定患者用药的最小有效剂量;测定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以监测患者的治疗效果。

通常起始剂量:

在初期治疗阶段,格列美脲的起始剂量为 1~2 mg(1/2 片~1 片)每天一次,早餐时或第一次主餐时给药。那些对降糖药敏感的患者应以 1 mg(1/2 片)每天一次开始,且应谨慎调整剂量。格列美脲与其他口服降糖药之间不存在精确的剂量关系。格列美脲最大初始剂量不超过 2 mg(1 片)。

违反治疗方案的患者,会突发低血糖反应。未严格控制饮食和未遵守给药方案的患者,得不到满意的治疗效果。

通常维持剂量:

通常维持剂量 1~4 mg(1/2 片~2 片)每天一次,推荐的最大维持量是 8 mg(4 片)每天一次。剂量达到 2 mg(1 片)后,剂量的增加应根据患者的血糖变化,每 1~2 周剂量上调不超过 2 mg(1 片)。通过对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的测定(如 3~6 个月一次)来监测其长期疗效。

【禁忌】

格列美脲在下列患者中禁用:

  1. 已知对格列美脲有过敏史者禁用;

  2.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伴或不伴昏迷者禁用,这种情况应用胰岛素治疗;

  3. 孕妇、分娩妇女、哺乳期妇女禁用。

【注意事项】

1. 增加心血管事件死亡率的特别警告;

据国外文献资料报导, 与单纯饮食治疗或饮食加胰岛素治疗比较, 口服降糖药物的应用与心血管事件死亡率增高有关。这个警告基于 UGDP (University Group Diabetes Program)的一个长期的预期临床治疗研究, 这项研究是用来评价降糖药对预防和延迟 2 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并发症的作用。有 823 例患者被随机分配到四个治疗组中一组(Diabetes,19supp2:747-830,1970)。

UGDP 报导经饮食加固定剂量甲苯磺丁脲治疗(1.5 g/每天)5-8 年的患者,其心血管事件死亡率是单纯饮食治疗患者的约 2-0.5 倍,因为心血管事件死亡率的升高而中断了甲苯磺丁脲的使用,总死亡率显著升高尚未被观察到。这样就限制了研究整体死亡率增高的机会,尽管这些结果有争议,但 UGDP 的研究为这个警告提供了足够的依据。应该告诉患者使用格列美脲的潜在危险、益处以及治疗选择模式。

尽管这项研究只涉及一个磺酰脲类药物(甲苯磺丁脲),但考虑这类药物化学结构和作用模式十分近似,从安全方面考虑这个警告也适用于这类药物的其他口服降糖药。

2. 一般的注意事项:

  1. 对于 2 型糖尿病,控制饮食和运动是初始的治疗方法。

  2. 控制热量、减轻体重和运动对肥胖型糖尿病患者是必要的。适当的饮食控制和运动对控制血糖和改善高血糖症状方面是有效的。除了有规律的体力活动外,心血管危险因素一旦发现应采取措施予以纠正。

  3. 医生和患者除了考虑饮食和运动疗法外,应考虑应用格列美脲,且不应该把格列美脲视为饮食和运动疗法的替代和避免饮食控制的便利途径。此外,单纯饮食控制和运动疗法降低血糖是暂时的,所以要求短期服用格列美脲。

  4. 在维持治疗方案中,如果不能有效地降低血糖,格列美脲的单纯治疗应该中断。应根据临床和实验室指标来判断。

  5. 对于无症状病人采用格列美脲治疗,有效控制 2 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对预防长期糖尿病所致心血管和神经系统并发症方面的作用尚未被确认。然而.控制糖尿病和并发症试验(DCCT)表明糖化血红蛋白和血糖的控制与胰岛素依赖型患者的视网膜病变、神经系统病变和肾病的降低有关。

  6. 低血糖反应:所有的磺酰脲类药物均可导致低血糖反应。选择合适的病人和剂量、正确的用药对避免低血糖反应是重要的。肾功能损害的患者对于格列美脲低血糖效应可能更敏感。推荐起始剂量 1 mg 每天一次,以后适量调整剂量。

    虚弱或营养不良的患者和有肾上腺、垂体或肝功能不全的患者,对于降糖药物引起低血糖的反应尤其敏感。老年患者和那些服β-受体阻滞剂或其他交感神经拈抗剂的患者,低血糖反应难于识别。当热量摄入不足、大量或长时间剧烈运动后,当饮酒或几种降糖药物联合使用后,低血糖反应更易发生。

  7. 血糖的失控:当一个生活有规律的糖尿病患者处于应激状态,如发热、创伤、感染、外科手术时,可发生血糖失控。这时有必要在使用格列美脲的同时加用胰岛素,甚至单纯用胰岛素治疗。任何口服降糖药物,包括格列美脲的患者,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血糖降到要求水平后,其有效性会降低,这可能是糖尿病在进一步加重或者是对药物反应性降低。这种现象称为继发性失效,以区分初次给药的原发性失效。此时可以实施格列美脲和胰岛素的联合应用,二者的联合应用增加了低血糖发生的机会。

  8. 患者须知:应让患者了解格列美脲的潜在危险、益处以及治疗选择方式。也应告诉患者坚持饮食、运动疗法和按时测血糖的重要性。应向患者及家属解释低血糖的危险,它的症状和治疗方法,也应解释原发性和继发性失效的可能。

  9. 实验室的检查:应定期监测空腹血糖以判断疗效,通常每 3~6 个月监测糖化血红蛋白来更精确地评价长期血糖控制。

  10. 接受其他口服降糖药物的患者:当患者使用的其他磺脲类药物需改为格列美脲时,无须过渡期。当从原较长半衰期的磺脲类药物(如氯磺丙脲)转为格列美脲时,因药物有潜在的交叉效应,须在 1~2 周内严密观察患者的低血糖现象。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孕妇、哺乳期妇女禁用。

【药理作用】

格列美脲属磺酰/脲类口服降血糖药,其降血糖作用的主要机理是刺激胰岛 B 细胞分泌胰岛素,可能也与提高周围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有关,但与其他磺酰脲类降糖药一样的是,格列美脲长期服用的降血糖机理尚不很清楚。

【药代动力学】

据国外资料报道,

吸/收:

口服给药后,格列美脲 100% 在胃肠道吸收。健康人单次口服和非胰岛素依赖型患者多次口服格列美脲在给药后一小时内`吸收显著,2~3 小时血药浓度达到峰值(Cmax),就餐时给予格列美脲,平均达峰时间略升高 12%,而平均 Cmax 和血药浓度一时间曲线下面积(AUC)轻度降低(分别为 8% 和 9%)。

分布:

健康人静脉注射格列美脲后,表观分布容积(Vd)是 8.8L(113 ml/kg),总清除率是 47.8 ml/min,蛋白结合率大于 99.5%。

代谢:

无论是静脉注射或口服格列美脲,格列美脲通过氧化生物转化作用完全代谢。主要代谢产物是环己基羟甲基衍生物(M1)和羧化衍生物(M2)。细胞色素 P450IIC9 已被证明参与了格列美脲向 M1的生物转化。M1经一个或几个细胞溶质酶作用而进一步代谢为 M2,M1在动物模型上与它的母体相比有大约 1/3 的药理活性,而 M2没有此活性,然而关于 M1降血糖作用是否在临床上有意义目前尚不清楚。

排泄:

当用14C 标记的格列美脲口服给药时,七天内总放射性的近 60% 在尿中出现,其中,M1和 M2(占主要)占 80-90%。约 40% 的放射性出现在粪便中,其中 M1和 M2(占主要)占约 70%,母体药物没有在尿中或粪中发现。在患者静脉注射给药后,格列美脲和它的 M1代谢产物均未发现有胆汁排泄。

药代动力学参数:

在正常人给予单剂量,剂量比例(1,2,4 和 8 mg)研究和在 2 型糖尿病患者给予单剂量和多剂量,平行的剂量比例(4 mg 和 8 mg)研究结果表明格^列美脲没有在血清蓄积,且格列美脲的药代动力学在 2 型糖尿病患者和健康志愿者中没有差异。格列美脲的口服清除率在 1-8 mg 间没有变化,提示为线性药代动力学。

特殊人群:

老年人比较了 65 岁以下 2 型糖尿病病人和 65 岁以上 2 型糖尿病病人在每天给药 6 mg 后的差异,结果表明两组间格列美脲的药代动力学无显著差异。老年病人与年轻病人相比,血药浓度达稳态时平均 AUC 低大约 13%,经平均体重校正后的清除率高大约 11%。

儿童未进行儿童病例的研究。

性别体重差异经校正后,男性与女性的格列美脲药代动力学无显著差异。

种族未进行专门实验研究种族的差异,但在 2 型糖尿病患者的安慰剂对照的研究中,格列美脲的抗高血糖作用在白人(N = 536),黑人(N = 63)和西班牙人具有可比性。

肾功能不全:在 15 例肾功能较差的患者中进行单剂量、开放性研究,平均血肌酐清除率(CLcr)水平不同的 3 组患者服用格列美脲(3 mg):(Ⅰ组 CLcr = 77.7 ml/min,n = 5),(Ⅱ组 CLcr = 27.7 ml/min,n = 3),(Ⅲ组 CLcr = 94 ml/min,n = 7)。在全部 3 组患者中,格列美脲耐受良好,结果显示格列美脲血清水平随肾功能下降而下降。然而,M1和 M2的血清水平(平均 AUC 值)从Ⅰ组到Ⅲ组升高了 2.3 倍和 8.6 倍。终末半衰期(T1/2)没有变化,但 M1和 M2的 T1/2随肾功能下降而升高,但 M1和 M2的平均尿排泄占总剂量的百分数降低(从Ⅰ组到Ⅲ组分别降低 44.4%、21.9% 和 9.3%)。

对 16 例有肾功能损害的 2 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了每日服用 1~8 mg 剂量的为期 3 个月的多剂量研究,结果与服用单剂量患者一致。肾清除率低于 22 ml/min 的患者每日仅服 1 mg 格列美脲,即可有效控制血糖。研究结果提示对于有肾病的 2 型糖尿病患者,每日给予 1 mg 的格列美脲可以起效,剂量可以根据空腹血糖水平进行调整。

肝功能不全:未进行研究。

【化学成份】

本品主要成份为:格列美脲。其化学名称为:1-[4-[2-(3-乙基-4-甲基-2-氧代-3-吡咯啉-1-甲酰胺基)-乙基]-苯磺酰]-3-(反式-4-甲基环己基)-脲。

分 子 式:C24H34N4O5S

分 子 量:490.62

【是否OTC】

【核准日期】

2007 年 04 月 02 日

【修改日期】

2011 年 05 月 13 日


药品经营许可证:川AA0280812 | 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川蓉食药监械经营许20181080号 | ICP备案号:蜀ICP备16015360号-1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证书号:(川)-非经营性-2022-0079 | 营业执照:91510114587562044N
公司名称:四川桔洲堂医药有限公司
桔洲堂医药
公司地址:成都市新都区大丰镇通力路383号
联系电话:02865744996
本公司网站不得发布未经国家批准的药品广告信息。
Copyright www.sjjztw.com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不从事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戒毒药品和医疗机构制剂的产品的交易。
技术支持:智联科创
快捷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