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您好:欢迎来到桔洲堂医药! |注册
温馨提示:部分商品包装更换频繁,如货品与图片不一致,请以收到的商品实物为准

双氯芬酸钠缓释片

会 员 价:
请先登录
库存数量:
无库存
商品规格:
0.1g*24片
批准文号:
国药准字H20103737
件 装 量:
400
中 包 装:
1
生产企业:
亚宝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国 家 码:
是否集采:
购买数量:
- +

本类热销商品

  • 维生素C片
    维生素C片
    成交量:105520
    会员价:请先登录
  • 医用外科口罩
    医用外科口罩
    成交量:88030
    会员价:请先登录
  • 葡萄糖酸钙锌口服溶液
    葡萄糖酸钙锌口服溶液
    成交量:56478
    会员价:请先登录
  • 医用外科口罩(独立包装)
    医用外科口罩(独立包装)
    成交量:53217
    会员价:请先登录
  • 医用外科口罩
    医用外科口罩
    成交量:50750
    会员价:请先登录
  • 商品编号:SPH00048234
  • 商品规格:0.1g*24片
  •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103737
  • 生产企业:亚宝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药品名称】

通用名称: 双氯芬酸钠缓释片

英文名称: Diclofenac Sodium Sustained-Release Tablets

商品名称:

【成份】

本品主要成份为双氯芬酸钠,其化学名称:2-[(2,6-二氯苯基)氨基]-苯乙酸钠。

【适应症】

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属于非甾体类抗炎药,适用于如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及髋关节病变等退行性关节疾病。

【用法用量】

双氯芬酸钠缓释片 0.1 g,口服: 一次一片,一日一次,或遵医嘱。早晨或晚上服用,应该整片用水送服,最好在餐后服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的最大日剂量不应超过 0.15 g。

【禁忌】

1.已知或者可疑对本品或其他非甾体抗炎药过敏者禁用。

2.服用阿司匹林或其他非甾体类抗炎药后诱发哮喘、荨麻疹或过敏反应的患者。

3.禁用于冠状动脉搭桥手术(CABG)围手术期疼痛的治疗。

4.有应用非甾体抗炎药后发生胃肠道出血或穿孔病史的患者。

5.有活动期消化道疾病或近期内有消化道炎性疾病的患者禁用,如消化性溃疡、胃炎、局部肠炎或溃疡性结肠炎者禁用。

6.重度心力衰竭患者。

7.完全或者部分鼻息肉综合征的患者、或者非甾体抗炎药曾经引起哮喘、鼻炎、荨麻疹及其他过敏反应的患者禁用。

8.严重肝损害或者活动性肝病的患者禁用。

9.严重肾功能损害或者减退的患者禁用。

10.肝性卟啉病的患者应避免使用双氯芬酸。

【注意事项】

1.避免与其它非甾体抗炎药, 包括选择性 COX-2 抑制剂合并用药。

2.根据控制症状的需要, 在最短治疗时间内使用最低有效剂量, 可以使不良反应降到最低。

3.消化系统

在使用所有非甾体抗炎药治疗过程中的任何时候,都可能出现胃肠道出血、溃疡和穿孔的不良反应,其风险可能是致命的。这些不良反应可能伴有或不伴有警示症状,也无论患者是否有胃肠道不良反应史或严重的胃肠事件病史。既往有胃肠道病史(溃疡性大肠炎,克隆氏病)的患者应谨慎使用非甾体抗炎药,以免使病情恶化。当患者服用该药发生胃肠道出血或溃疡时,应停药。老年患者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出现不良反应的频率增加,尤其是胃肠道出血和穿孔,其风险可能是致命的。

消化系统风险增加与下列因素相关:严重消化道事件的既往史、过度饮酒、吸烟、年龄、女性,口服类固醇或者应用抗凝药。一旦怀疑或者确诊消化道溃疡形成,或者发生消化道出血或者穿孔,应马上停止使用双氯芬酸钠,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并对患者进行严密监测。消化道合并症的发生率随剂量升高而增加。

4.肾功能

有急性间质性肾炎伴发血尿、蛋白尿的报道,偶有出现肾病综合征者。肾脏前列腺素对维持肾灌流具有一定的作用,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可引起剂量依赖性前列腺素合成的减少,继而引起肾血流减少,可能诱发肾功能衰竭。那些肾功能损害、肝功能不良、心衰、及服用利尿剂的患者以及老年患者容易发生此类不良反应。中断 NSAIDs 治疗后,肾功能通常可以恢复到用药前的状态。

因为双氯芬酸钠的代谢产物主要经肾脏排泄,应对肾功能明显受损患者密切监测。长期用药的患者,应定期检查肾功能。

5.泌尿生殖系统

已知一些 NSAIDs 可导致持续性的泌尿系统症状膀胱痛、排尿困难、尿频、血尿或膀胱炎,如果发现了泌尿系统症状,必须立即停药,并进行泌尿系统检查。

6.肝脏

与其它 NSAIDs 一样,服用双氯芬酸钠治疗的患者会出现一种或多种肝功能检测值轻度升高,医师应告知患者本品有引起肝脏毒性的危险,以及肝脏损害的先兆症状和体征(如恶心、乏力、瞌睡、瘙痒、黄疸、右上腹压痛以及“流感样”症状),并告知患者应采取的措施,对长期服用本品治疗的患者应定期检测肝脏转氨酶。与其他非甾体抗炎药一样,也有关于本药引起的包括黄疸在内的严重肝脏反应以及致死性肝炎的报道。如果肝脏化验结果持续异常或者加重,临床症状和体征符合肝脏疾病的表现,或者出现全身症状(如:嗜红细胞增多,皮疹等),应停止使用双氯芬酸钠。

7.水电解质平衡

有关于在服用双氯芬酸钠后出现液体潴留和水肿的报告。与其它非甾体抗炎药一样,对老年和心脏功能受损的患者,有诱发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可能,在心功能失代偿、高血压、肾脏疾病和全麻手术后处于恢复期以及伴有其它引起液体潴留疾病的患者应慎用。

用非甾体抗炎药治疗时可能会有潜在的高血钾危险,高危人群为老年患者。有如下述情况,如糖尿病、肾功能减弱,或同时服用β-肾上腺能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或利尿剂的患者,长期服药时(尤其是高危人群),应定期检测血清电解质水平。

8.血液系统

双氯芬酸钠虽然延长血小板聚集时间,但并不影响出血时间、血浆凝血酶参与的凝血时间、血浆纤维蛋白原或 V、Ⅶ至Ⅻ因子,因而无临床意义。双氯芬酸钠是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剂,所有能抑制前列腺素合成的药物都在某种程度上干扰血小板的功能,所以,对可能有不良影响的患者应该密切观察,长期服用双氯芬酸钠治疗的患者应定期检查血象。

9.感染

双氯芬酸钠的抗炎,解热和镇痛作用可能掩盖感染的症状,医生应警惕患者用药过程中发生感染。

10.过敏反应

对任何一种非甾体抗炎药过敏的病人可能会对其它的非甾体抗炎药过敏。开始治疗前,医师仔细询问与服用 NSAIDs 有关的哮喘、鼻息肉、荨麻疹和低血压的病史是十分重要的。临床研究中观察到的以及从国外市场报告的过敏反应的特异性表现包括:眼皮、嘴唇肿胀,咽喉水肿,荨麻疹,哮喘以及支气管痉挛,严重情况下还有可能出现血压下降。

11.眼科

服用双氯芬酸钠和其它非甾体抗炎药可引起视力模糊及/或视力下降,如果出现这些情况,应立即停药,并进行眼科检查,所有长期服用本药者,都应定期进行眼科检查。

12.中枢神经系统

有服用双氯芬酸钠后可以出现头痛、头晕、眩晕、失眠、抑郁以及精神混乱的报道,应提醒有这些症状的患者避免操作机器或驾驶机动车。

13.针对多种 COX-2 选择性或非选择性 NSAIDs 药物持续时间达 3 年的临床试验显示,本品可能引起严重心血管血栓性不良事件、心肌梗塞和中风的风险增加,其风险可能是致命的。所有的 NSAIDs,包括 COX-2 选择性或非选择性药物,可能有相似的风险。有心血管疾病或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患者,其风险更大。即使既往没有心血管症状,医生和患者也应对此类事件的发生保持警惕。应告知患者严重心血管安全性的症状和/或体征以及如果发生应采取的步骤。

患者应该警惕诸如胸痛、气短、无力、言语含糊等症状和体征,而且当有任何上述症状或体征发生后应该马上寻求医生帮助。

14.和所有非甾体抗炎药(NSAIDs)一样,本品可导致新发高血压或使已有的高血压症状加重,其中的任何一种都可导致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增加。服用噻嗪类或髓袢利尿剂的患者服用非甾体抗炎药(NSAIDs)时,可能会影响这些药物的疗效。高血压病患者应慎用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包括本品。在开始本品治疗和整个治疗过程中应密切监测血压。

15.NSAIDs,包括本品可能引起致命的、严重的皮肤不良反应,例如剥脱性皮炎、Stevens Johnson 综合征(SJS)和中毒性表皮坏死溶解症(TEN)。这些严重事件可在没有征兆的情况下出现。应告知患者严重皮肤反应的症状和体征,在第一次出现皮肤皮疹或过敏反应的其他征象时,应停用本品。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妊娠期用药的安全性尚未建立。由于抑制前列腺素可能导致胎儿心血管系统的动脉导管过早关闭,故双氯芬酸钠不建议用于妊娠期妇女。双氯芬酸钠能够穿过胎盘屏障,妊娠期间,只能在有充分的理由的情况下使用最低有效剂量。与其他非甾体抗炎药相似,由于尿潴留和/或动脉导管过早关闭的可能性,在妊娠末三个月用药应特别注意。双氯芬酸钠对妊娠妇女分娩的影响未知。然而,与其他非甾体抗炎药相同,双氯芬酸钠可能抑制子宫收缩。双氯芬酸可以从哺乳期妇女的乳汁中分泌。与其他从乳汁分泌的药物一样,双氯芬酸钠不推荐用于哺乳期妇女。

【毒理研究】

毒理研究:

对大鼠、小/鼠进行了急性和长期毒性试验研究,剂量为 0.25,1.0,2.0 mg/kg/日,除出现剂量依赖性胃`肠道溃疡外,低剂量组和中剂量组发现与药物相关的组织学改变,如淋巴血管扩张,肾上腺皮质萎缩及前列腺炎等,但用药组均未发现肿瘤发生率增加。

狒狒口服双氯芬酸钠胶囊剂量分别为 0,5,15 和 50 mg/kg/d 直至 52 周,发现消化道溃疡。低剂量组发现结肠溃疡而其它剂量组出现胃和小肠溃^疡,体重均低于对照组。还出现伴随间歇性腹泻的便秘现象,及剂量相关性血清蛋白水平下降。对照组,低剂量及中剂量组均未发现肠损害,进食情况及体重正常,血液学参数与对照组相比无异常。

【药理作用】

药理作用:

动物试/验证明,双氯芬酸钠具有抗炎、镇痛及解热作用,其确切作用机制尚不`清。但由于它在切除肾上腺的动物中仍具有抗炎作用,因此它不是通过垂体-肾上腺轴而起作用的。

体内和体外研究都发现双氯芬酸钠可以抑制前列腺素的生物合成,可能与其抗炎作用有关。

双氯芬酸钠具有镇痛、解热和消肿作用,能增加各型风湿病患者的活动灵活性。

【药代动力学】

据国外文献报道:

双/氯芬酸钠口服给药,吸收后迅速分布到血液、肝脏和肾脏。药物浓度与`给药量呈线形相关。空腹服药(Tmax = 2.5 小时)比餐后服药(Tmax = 6 小时)吸收更加迅速,但生物利用度相同。

服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约 4 小时左右达到 Cmax,在非缓释药物浓度几乎降至基础水平时,缓释药物的浓度仍保持相当高的水平。

平均血浆清除半衰期是 1.8 小时,双氯芬酸钠与血清蛋白结合率高(99%),在^一项针对类风湿性疾病并有关节渗出的患者进行的单剂试验(口服或者肌肉注射)中发现,给药后 4-6 小时双氯芬酸钠在滑液中浓度高于血浆中的药物浓度,并能维持 12 小时,在达到血浆峰浓度 2-4 小时后,滑液中达到最高水平。滑液的清除半衰期至少较血浆的清除半衰期长 3 倍。

单剂-口服双氯芬酸钠缓释片 100 mg 24 小时或双氯芬酸钠缓释片 75 mg 16 小时后,平均血浆浓度为 13 μg/ml(40 nmol/l)。治疗期间服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每日一片 100 mg 或每日两次服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 75 mg 后,谷浓度大约在 22-25 μg/ml(70-80 nmol/l)。在药代动力学研究中,多次服用每日一片双氯芬酸钠缓释片 100 mg 或多次服用每日两次双氯芬酸钠缓释片 75 mg,未发现双氯芬酸钠蓄积。

双氯芬酸钠经单羟基化、多羟基化和甲氧基化反应,产生双氯芬酸钠的 3-,4-,5-羟基、4-,5-羟基和 3-羟基 4-甲氧基衍生物,这些酚的衍生物大多没有活性,与原型药物一起转化为葡萄糖苷酸结合物。

双氯芬酸钠的血浆清除率是 263 + 56 ml/分,口服平均血浆清除半衰期是 1.8 小时。在人体约 40%-60% 的双氯芬酸钠及其代谢产物从尿中排泄,其余经粪便排出。90% 以上的单剂口服药物在 72 小时内被清除,仅有不到 1% 的未结合双氯芬酸钠从尿中排泄,结合形式的双氯芬酸钠占尿中清除量的 5-10%。

老年人对双氯芬酸钠的吸收、代谢和清除能力与年轻人无明显差别。一项针对不同程度肾脏功能不良的患者(肌酐清除率 3-42 mL/min)进行的单剂药代动力学研究显示,中等程度的肾损害并不影响双氯芬酸原型药物的血浆清除率,但是可以降低代谢产物的血浆清除率。

【核准日期】

2010 年 12 月 10 日

【修改日期】

2010 年 12 月 10 日


药品经营许可证:川AA0280812 | 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川蓉食药监械经营许20181080号 | ICP备案号:蜀ICP备16015360号-1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证书号:(川)-非经营性-2022-0079 | 营业执照:91510114587562044N
公司名称:四川桔洲堂医药有限公司
桔洲堂医药
公司地址:成都市新都区大丰镇通力路383号
联系电话:02865744996
本公司网站不得发布未经国家批准的药品广告信息。
Copyright www.sjjztw.com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不从事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戒毒药品和医疗机构制剂的产品的交易。
技术支持:智联科创
快捷工具箱